三伏天湿气重?四款汤饮帮你祛湿健脾,健康过酷暑!一年中最热的时节——三伏天,即将在7月15日正式到来。今年的三伏天时间长达40天,具体时间如下: 头伏:2024年7月15日到2024年7月24日,共10天
三伏天湿气重?四款汤饮帮你祛湿健脾,健康过酷暑!
一年中最热的时节——三伏天,即将在7月15日正式到来。今年的三伏天时间长达40天,具体时间如下:
- 头伏:2024年7月15日到2024年7月24日,共10天。
- 中伏:2024年7月25日到2024年8月13日,总共20天。
- 末伏:2024年8月14日到2024年8月23日,共10天。
三伏天高温高湿,空气闷热,让人容易感到疲乏、食欲不振,甚至出现各种身体不适。因此,在三伏天到来之前,做好身体调理至关重要。老话说:“入伏前一碗汤,湿气走光光。”夏季湿气重,容易困扰我们的健康,而及时祛除体内多余的湿气,增强脾胃功能,是抵御酷暑、保持健康的关键。今天,就来分享四款滋补去湿气的养生汤,帮助大家在炎炎夏日里,祛湿健脾,滋补少生病!
1. 苦瓜排骨汤:清热解暑,去湿健脾
苦瓜是夏季的解暑瓜,味道苦,却有着清热去湿的功效。苦瓜排骨汤,荤素搭配,汤鲜味美,是夏日解暑去湿的绝佳选择。
食材:
- 苦瓜:2根
- 排骨:2斤
- 黄豆:适量
- 姜:适量
- 盐:适量
- 葱:适量
- 胡椒粉:适量
做法:
1. 黄豆提前用温水泡软。
2. 排骨切段,放进热水里焯水,去血末,捞起沥干。
3. 炖锅里加入温水,放入排骨段和姜片,大火煮沸。
4. 苦瓜去瓤去籽,切段。
5. 排骨煮沸后,转中小火继续炖煮。
6. 放入苦瓜段,继续炖煮至食材软烂。
7. 起锅前,加入盐、胡椒粉、葱花调味。
2. 土茯苓麦冬猪骨汤:解毒利水,养阴生津
土茯苓和麦冬都是中药材,具有解毒利水、养阴生津的功效,对于夏季去湿气帮助极大。搭配猪骨一起煲汤,可以有效祛湿,滋补身体,老少皆宜。
食材:
- 土茯苓:一两
- 麦冬:一两
- 猪骨:2-3斤
- 生姜:适量
- 盐:适量
- 葱:适量
- 胡椒粉:适量
- 大枣:适量
- 枸杞:适量
做法:
1. 土茯苓和麦冬提前准备好,大枣冲洗干净。
2. 猪骨切块,放进清水里漂洗,去血末。
3. 猪骨放入热水里焯水,加入少许料酒去腥,煮沸后捞起,沥干水分。
4. 炖锅里加入温水,放入猪骨、土茯苓、麦冬、大枣,大火煮沸,注意不要加凉水,防止肉变硬。
5. 煮沸后,转中小火继续炖煮,让食材充分煮烂入味。
6. 起锅前,加入枸杞、葱花、盐、胡椒粉调味。
3. 荷叶冬瓜薏米老鸭汤:清暑利湿,益胃生津
夏季的荷叶鲜嫩,清暑利湿,搭配冬瓜、薏米、老鸭一起煲汤,清热解暑,益胃生津,养生功效更加显著。
食材:
- 鸭肉:半只
- 荷叶:1张
- 薏米:适量
- 冬瓜:1块
- 姜:适量
- 盐:适量
做法:
1. 荷叶清洗干净,薏米冲洗干净,鸭肉切块。
2. 鸭肉放入热水里焯水,去血末,沥干水分。
3. 冬瓜去皮,清洗干净,切成厚块。
4. 炖锅里加入温水,放入鸭肉、薏米、荷叶、姜片,大火煮沸。
5. 煮沸后,转中小火继续炖煮,再放入冬瓜块。
6. 让食材煮烂,起锅前加入盐、胡椒粉、葱花调味。
4. 红豆百合薏米绿豆汤:清热解毒,健脾养胃
绿豆是夏季清热解毒、解暑的好助手,也是湿热体质者的天然良药。搭配红豆、百合、薏米一起煲汤,加入少许冰糖,香甜可口,帮助调理脾胃,清除体内湿气,养生又养人。
食材:
- 薏米:适量
- 红豆:适量
- 绿豆:适量
- 百合:适量
- 冰糖:适量
- 枸杞:适量
做法:
1. 绿豆、红豆提前用温水泡软,可以节省煮汤时间,也可以让食材煮得更烂,口感更好。
2. 薏米清洗干净,百合掰开。
3. 炖锅里加入清水,放入泡软的绿豆、红豆、薏米、百合,大火煮沸。
4. 煮沸后,转小火继续炖煮,让食材充分煮烂。
5. 起锅前,加入冰糖、枸杞即可。
三伏天祛湿小贴士:
除了喝汤,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祛除湿气,保持健康:
- 饮食清淡:尽量少吃油腻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补充水分。
- 合理运动: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湿气排出,但要避免过度运动,以免消耗体力。
- 充足睡眠:保证充足的睡眠,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,帮助机体更好地抵抗湿邪。
- 保持乐观情绪:心情舒畅,有利于气血运行,加速体内湿气排出。
三伏天高温高湿,做好身体调理至关重要。这四款汤饮,食材搭配合理,营养丰富,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祛湿健脾,滋补身体,健康度过酷暑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三伏天里,保持健康,享受美好的夏日!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