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伏在即,牢记四大禁忌,健康安度盛夏“绿阴幽草胜花时”,盛夏已至,人们也迎来了三伏天的酷暑考验。今日,7月15日,小暑节气第10天,正式进入三伏天,俗称“入伏”,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正式来临
入伏在即,牢记四大禁忌,健康安度盛夏
“绿阴幽草胜花时”,盛夏已至,人们也迎来了三伏天的酷暑考验。今日,7月15日,小暑节气第10天,正式进入三伏天,俗称“入伏”,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正式来临。民间流传着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”的说法,而今日入伏,恰逢农历六月初十,民间俗称“凶日”,更需谨慎应对。
一、入伏“凶日”的由来
“凶日”之说,源于古代中国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。农历六月初十这一天,干支纪法时间是:甲辰年 辛未月 庚辰日。根据古人推算,以未日起建,申日为除,酉日为满,以此类推,等到辰日时便是收日了。而古语有云:“建满平收黑”,收日不吉,故称“凶日”。
此外,今日也恰逢“五虚日”,即天干地支五行相克的日子,在传统观念中,五虚日不利于出行、开业等事宜。
二、入伏禁忌:四大禁忌,健康过伏
古人对三伏天有着独特的认知和应对方法,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许多经验。今日入伏,正是“凶日”,更是三伏天的开始,更需要谨记一些传统禁忌,以保平安健康。
1.不开:今日不宜开业
农历六月初十为收日,古人将其视为凶日,不适宜开业。开业在古代是一件喜庆之事,人们希望“开业大吉”,所以一般会选择吉日进行,以求好彩头,避开凶日。
而今日入伏,天气炎热,人们容易疲倦懈怠,顾客也不愿出门,开业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。因此,建议您不要选择今日开业,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,才能事事顺利,生意兴隆。
2.不买:今日不宜买车
古人认为,凶日不宜添置马车、牛车等交通工具。如今,虽然马车已成历史,但“凶日不买车”的观念却依然存在。
此外,三伏天高温酷暑,人们容易冲动消费,做出不理智的决定。而新车入手,需要办理手续、试驾等一系列流程,无一不是汗流浃背的体验。高温天气还可能影响车辆性能和寿命,因此,建议您理性购车,选择一个更加适宜的日子。
3.要出:适度出汗,排毒养生
三伏天,人体阳气旺盛,正是排汗排毒的最佳时期。适当的出汗,有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,增强体质。
古人有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的说法,建议您在清晨或傍晚,进行散步、慢跑等轻度运动,让身体微微出汗,达到排毒养生的目的。同时,也要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,要关掉空调,及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4.不吃:忌食过于清淡,均衡营养
三伏天,人们消耗能量大,需要更多的营养来补充体力。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足,出现无力的情况。
古人有“三伏不离肉,无病到白头”的说法,虽然不提倡大家顿顿大鱼大肉,但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,可以适当的摄入一点蛋白质,如鸡鸭鱼鹅羊肉等,增强体力,抵御酷暑。
三、入伏养生:民间智慧,健康过伏
除了以上四大禁忌,民间还有许多应对三伏天的智慧,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
1. "头伏萝卜,二伏菜,三伏里头栽白菜"
这句谚语蕴含着农耕智慧,指导着人们在不同伏天种植不同的作物,以获得最佳产量和品质。
- 头伏种萝卜:萝卜生长期对高温敏感,过早种植易患病。头伏种植,可以避开高温,保证秋季收获最佳品质产量。
- 二伏种荠菜:荠菜喜冷凉湿润,二伏时期种植,可以保证其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,提高质量和品质。
- 三伏种白菜:白菜对高温强光敏感,过早种植易患病。三伏种植,可以避开高温和强光,确保白菜正常生长。
2. "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"
这句谚语道出了三伏天人们的饮食习惯,体现了人们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的智慧。
- 头伏饺子:入伏之日,人们往往食欲不振,饺子可以开胃解馋,还有“元宝藏福”的寓意,成为入伏当天的首选食物。
- 二伏面:二伏时节,天气炎热,吃上一碗热汤面,既能补充营养,又能让身体发汗,祛除暑气。
- 三伏烙饼摊鸡蛋:三伏末期,天气稍微凉爽,吃饼和鸡蛋可以进一步补充营养,也有送走伏天之意。
3. "大汗冷水激,浑身痱子起"
这句谚语提醒我们,三伏天要避免大汗淋漓后直接用冷水冲洗身体,以免引发痱子等皮肤问题。
入伏之日,正是“凶日”,更需谨慎应对,牢记四大禁忌,并学习借鉴民间智慧,科学养生,才能安度盛夏。愿您在炎炎酷暑中,保持健康,平安喜乐!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