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气养生|立冬学养藏,多晒太阳适当“赖床”

四时养生,皆蕴藏智慧。立冬代表冬季的开始,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,人要学会“养藏之道”

四时养生,皆蕴藏智慧。立冬代表冬季的开始,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,人要学会“养藏之道”。广东省名中医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俊提醒,立冬时节,谨记四句养生金句:早卧晚起,祛寒就温。冬气之应,养肾藏精。

潜藏阳气:早睡晚起晒太阳

立冬时节,气温逐渐下降,偏北风加大。此时北方已经开始下雪,而今年的岭南却仍一片“火热”景象,立冬前后仍是天天徘徊于30摄氏度高温。“但不可因此对气温波动掉以轻心,尤其是老年人要防止突然降温而受寒。”李俊教授提醒,按照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,今年的立冬可能表现为风和火协同,气温波动较明显。

“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如何养藏?生活起居方面,宜早睡晚起。保证充足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而早上略微晚起,适当赖床”,日出而作,也可使寒温适宜。冬日里适当增加晒太阳的时间,以阳光温煦身心,也有助于消除冬季肃杀消沉的情绪。保持精神内守,利于养藏。

运动方面,尽量在阳光下适度锻炼,以八段锦、易筋经、太极拳等静态有氧运动为主,以防剧烈运动出现大汗,反而容易着凉,令寒气入侵。

冬令进补:温补益肾多搓腰

俗语说“冬季进补,来年打虎”。立冬,意味着生长之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生息、收藏的状态。冬令进补,也是一种主动的“封藏”。此时进补,可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,从而发挥更好的作用。

立冬前后,可以适当进食温性食品,例如洋葱、红薯、苹果、香蕉、枣、鸡、鸭、鱼类、鸽、鹌鹑、海参、牛奶、蛋类、核桃等。不宜食用生冷食物。
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“冬气通于肾”,因此冬季可适当多吃温补益肾之物,如羊肉、山药、腰果、芡实、紫米粥、白果、核桃等。此外,咸味入肾,因此冬季应注意少吃盐,高血压人群尤其要注意。

入冬后,保健穴位按摩,可时常揉按理气通络、宁心安神的少海穴,帮助改善睡眠等。冬养肾,时常揉按肾俞穴,可调补肾气、通利腰脊。若无法掌握具体穴位,日常搓腰也是简单便捷的养生方式。

·认穴Tips:

少海穴:屈肘,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。

肾俞穴: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1.5寸。

立冬保健食疗方

鹌鹑党参淮山汤

材料:鹌鹑1只,党参15克,淮山药(干)30克。

做法:鹌鹑杀好去毛去内脏,洗干净斩成块,跟党参、淮山放入砂锅中,倒入清水武火煮沸,文火30分钟,加适量盐,吃肉喝汤。

作用:健脾胃、和五脏、润肺燥,冬季食用可增强脏腑功能,防寒邪入体。

当归生姜羊肉汤

材料:羊肉250克,当归15克,生姜30克。

做法:羊肉切块,焯水,撇去浮沫,洗净后与当归、生姜放入砂锅中,倒入清水武火煮沸,转文火煮30分钟,加适量盐,吃肉喝汤。

作用:补养精血,温经散寒止痛。

注意:虚寒体质较适宜,如容易上火,则可加白萝卜同煮。

文|记者 林清清 陈辉 通讯员 邝秀英 刘苡婷

策划 |龚丹枫 王倩

统筹 |林清清

插画海报 |蔡红

粤语音频 |林清清

责编 |甘卓然

校对 |苏敏
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 protected])

上一篇 2025-04-07
下一篇 2025-04-07

猜您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