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一旦上了年纪,大都会担心自己在心脑血管上出一些健康问题。因此,三高、血管、血栓等话题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
人一旦上了年纪,大都会担心自己在心脑血管上出一些健康问题。
因此,三高、血管、血栓等话题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然而,有这样一种疾病,比心脑血管病还要致命,但很少有人在意!
那就是——摔跤!
在我国,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!
其实,老人摔跤并不是一个罕见问题。
据调查,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,平均每10人就有3~4人发生过跌倒。
摔跤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,主要部位为髋关节、脊椎骨、手腕部等处。
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,也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,老年人的这个部位一旦骨折,一年后的生存率只有50%左右。
也就是说,髋部和髋部近端骨折一年后,约一半的老年人会永远离开我们。
大家都知道,人一旦上了年纪,骨头就不那么坚硬了,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,很容易出现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。
然而,一旦股骨愈合不了,人就得长期卧床,而长期卧床又会诱发以下几个问题。
在老年人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中,最要命的是肺炎。
长期卧床时,人的活动量大幅度下降,身体姿势相对固定,肺内的气体和痰液等组织分泌物也会排不出来,再加上老年人抵抗力下降,时间一长,就容易造成顽固、持续的肺部感染。
很多因骨折而长期卧床的老年人,最后不是死于骨折,而是死于肺部感染。
卧床的老年人由于长时间无法运动,下肢静脉失去了小腿肌肉的挤压,就会出现血流减缓甚至停滞,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。
这些血栓一旦脱落,就会顺着血管“乱窜”,可能堵塞肺等重要器官,分分钟就会要人命。
老年人长期卧床,背部皮肤受到挤压,容易缺血,褥疮会随之而来。
长期卧床还会导致小便在泌尿系统潴留,引发尿路感染。无论是褥疮还是尿路感染,严重时都可能要命。
老年人卧床一周丢失的骨量,相当于平常一年的丢失量。
当骨质疏松达到一定程度时,即使不下床走路,一个简单的翻身动作,或者几声咳嗽,都有可能导致骨折。
在导致老年人摔倒的因素中,除了自身运动机能下降与环境因素影响外,本体感觉器减少也占了很大一部分。
其实,本体感觉器每个人都有,存在于身体肌肉、关节等之内,和肌肉一样,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。
本体感觉器负责接收身体运动的信息,并通过影响我们身体的平衡功能来帮助身体完成运动。
本体感觉器锻炼好,对于防跌倒很重要!
自测本体感觉器是否正常
测试自己的本体感觉器是否正常,主要是看平衡力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金鸡独立(中老年人需在家人的陪同下测试)。
测试标准 | ||
---|---|---|
年龄 | 睁眼站立时间 | 闭眼站立时间 |
20~49岁 | 29.7~30秒 | 24.2~28.8秒 |
50~79岁 | 14.2~29.4秒 | 4.3~21秒 |
如果您已经出现本体感觉下降的问题,可以通过平衡训练增加本体感觉器的数量。
锻炼方法——左右脚重心转移训练。
步骤一:双脚跨立与肩同宽,重心左右转移,从一侧脚转移至另一侧脚,身体随之左右摇摆,每侧停留1~2秒钟,双脚在练习时均不抬离地面,如此反复交替训练。

步骤二:双脚前后呈跨步状站立,重心前后转移,从一侧脚转移至另一侧脚,身体随之前后摆动,每侧停留1~2秒钟,双脚在练习时均不抬离地面,如此反复交替训练。

老年人在进行上述锻炼时,最好手边有可以扶的东西。
除此之外,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,提倡一个“慢”字。转身、转头动作慢,起身、下床速度慢,行进与外出也要慢。
作为子女,大家也要尽力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,如及时清理过道的障碍物、不要设置门槛、在易滑倒的地方加装扶手及防滑垫、室内安装小夜灯等,也能有效预防老人摔倒。
资料:养生中国、医学论坛网、健康谈
编辑:王雨思
点击下方了解更多
普陀这个超大型社区的“换梯工作法”为社区治理带来了什么?
@普陀居民,这个流动垃圾车“喊”你扔垃圾啦!
“暖阳”儿童议事会上线啦!一起来听普陀“小主人翁”的声音
多方紧急联动,普陀的他们助迷路老人平安归来
夫妻同心暴利售假,普陀警方提醒......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