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总犯困、乏力、口干?小心气阴两虚找上门!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夏天:明明还没做什么,却汗流浃背,动一动就累得气喘吁吁,整天昏昏沉沉,还伴随口干舌燥、心慌气短等症状?这可能是气阴两虚在作祟!夏季炎热,暑气逼人,容易伤耗人体津液。而津液是气血的载体,津液不足,气血运行无力,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
夏天总犯困、乏力、口干?小心气阴两虚找上门!
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夏天:明明还没做什么,却汗流浃背,动一动就累得气喘吁吁,整天昏昏沉沉,还伴随口干舌燥、心慌气短等症状?这可能是气阴两虚在作祟!
夏季炎热,暑气逼人,容易伤耗人体津液。而津液是气血的载体,津液不足,气血运行无力,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。中医认为,夏季属火,暑为阳邪,其性升散,容易导致人体阳气外泄,阴液亏损。因此,当我们汗出过多,津液流失,就会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。
气阴两虚,顾名思义,就是气虚和阴虚。气虚表现为乏力倦怠、气短心慌、胸闷头晕等;阴虚则表现为口干咽燥、舌红少津、手足心热、夜间盗汗等。
气阴两虚的典型症状:
- 汗多: 稍微活动就满身大汗,甚至坐着不动也会出汗,出汗后感到疲乏无力。
- 四肢乏力: 容易疲惫,精神不振,四肢酸软,提不起劲。
- 头晕目眩: 经常感到头晕眼花,有时伴有耳鸣。
- 心慌气短: 呼吸急促,心跳加快,胸闷憋气。
- 口干咽燥: 口腔干燥,咽喉干涩,喝水也不解渴。
- 睡眠质量差: 容易失眠多梦,睡醒后仍觉疲乏。
- 烦躁不安: 情绪容易波动,容易烦躁。
- 舌红少津: 舌头颜色偏红,舌苔薄白或无苔。
- 脉虚无力: 脉搏跳动无力,细弱。
为什么夏天容易出现气阴两虚?
- 夏季高温: 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体大量排汗,导致津液流失,阴虚。
- 饮食不节: 夏天人们喜欢吃冷饮、冰镇的食物,损伤脾胃,影响气血生化,加重气虚。
- 睡眠不足: 熬夜、睡眠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,更容易出现气阴两虚。
- 过度劳累: 身体过度劳累,消耗气血,也会造成气阴两虚。
如何应对气阴两虚?
- 注意饮食: 夏天宜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蔬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避免过度食用生冷的食物。
- 多喝水: 补充水分,避免津液流失,可以适当喝些绿豆汤、百合汤、莲子汤等清热滋阴的汤水。
- 规律作息: 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,早睡早起有利于养护气血。
- 适当运动: 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,但要避免过度运动,以免加重身体负担。
- 中医调理: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,可以咨询中医师,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理,常用中药有: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等。
孙思邈名方生脉饮:
生脉饮是中医经典方剂,由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三味药组成,具有益气复脉、养阴生津、止渴止汗的功效,是治疗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。
- 人参: 大补元气,固脱生津,是补气力量最强的药物,可改善气虚导致的乏力、心慌、气短等症状。
- 麦冬: 甘寒滋阴,润肺益胃,能补充体内流失的津液,缓解口干咽燥、舌红少津等症状。
- 五味子: 酸涩生津,敛阴止汗,能收敛人体阳气,防止津液进一步流失,并能改善盗汗、汗出过多等症状。
三药相合,一补一润一敛,协同作用,达到益气养阴、滋阴生津的效果,是治疗气阴两虚的最佳选择之一。
夏季养生,预防气阴两虚,需要从生活习惯入手,注意饮食、睡眠和运动,必要时寻求中医师的帮助,以改善身体状况,度过一个清爽舒适的夏天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