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“吃饱了没?”出门在外,父母最关切的莫过于此,这句问候背后是他们对子女的深切关爱,担心他们吃不好、饿着。然而,对于“挨饿”,我们往往抱有负面印象,认为它与健康无益

饿一饿,让身体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后的健康益处

“吃饱了没?”出门在外,父母最关切的莫过于此,这句问候背后是他们对子女的深切关爱,担心他们吃不好、饿着。然而,对于“挨饿”,我们往往抱有负面印象,认为它与健康无益。但事实并非如此,专家学者指出,适当的“挨饿”反而能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,甚至有助于延年益寿。

一、研究发现:饥饿是身体“大扫除”的信号

1. 延长寿命,降低疾病风险

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强调,饥饿状态比吃得过饱更为健康,保持身材苗条也相较于肥胖更为有益,因为肥胖可能增加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。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也提倡“少吃一口”的理念,认为减少食物摄入量就意味着体内“垃圾”的减少,进而有助于延长寿命。

美国国力衰老研究所一项针对猴子的实验研究发现,每天减少1/3的食物摄入量,能够使猴子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达20岁,且未观察到外貌和行为的衰老迹象。研究人员还发现,减少进食量后,猴子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50%以上。相比之下,不控制进食量的猴子,其死亡风险是前者的三倍左右。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2. 激活自噬机制,清除体内“垃圾”

一些小鼠实验发现,饥饿状态能激活肝脏、脂肪、大脑和肌肉中一种名为“自噬”的细胞清洁机制。这种机制能够加速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受损细胞,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。

当我们摄入过多食物导致饱腹时,这一清洁系统的激活程度会显著降低,使得更多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。从某种角度看,饥饿就像是一个身体的“大扫除”信号,提醒身体现在是时候进行深度的清理和修复。

3. 改善心血管健康

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表示,适度饥饿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、控制血糖,保护血管,让血管流通更顺畅。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二、长期吃太多太撑,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?

1. 心脏负担加重

人在用餐时,心脏会处于工作状态,经历一系列变化。如心跳加速约8%-10%,射出的血量也会相应增加,而舒张压(低压)则会有所降低。吃得越多,持续越久越明显。

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李静表示,这些心脏功能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大多数人造成显著影响,且通常在饭后2小时内恢复正常。但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,他们往往存在动脉硬化、心脏功能减退以及血压调节机制减弱等问题,可能出现心慌、不适等感觉。

2. 消化系统负担加重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指出,当我们进食完毕后,为了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更多的血液会流向消化系统。而其他如四肢、大脑等部位的血液供应就会相应减少,在严重的情况下,这可能导致低血压症状的出现,如头晕、乏力和胸闷等。

3. 营养不良

长期吃太饱,会导致营养过剩,而过度肥胖又会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。同时,也会造成肠胃负担加重,消化功能下降,容易出现消化不良、便秘等问题。

三、一饿就心慌、手抖,或是4大问题在“敲门”

1. 低血糖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健康人群的血糖水平若低于2.8mmol/L,即可被诊断为低血糖。轻度低血糖时,人们可能会感到饥饿、心慌、手抖和出汗。当低血糖程度加重时,会出现焦虑、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;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昏迷、失去知觉等后果,甚至危及生命。

2. 糖尿病

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在餐前出现低血糖反应,如心慌、手抖、全身无力等。这其实是早期糖尿病的一个症状,通常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,导致餐前血糖水平下降。

3. 甲亢

甲亢是一种内分泌疾病,由甲状腺合成和释放过多激素引起。如果在饥饿时频繁出现心慌、手抖,特别是在双手平伸、十指分开时更为显著,最好进行甲功五项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,以确认是否存在异常。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4. 肠胃疾病

饥饿时的不自主心慌和手抖也可能与消化系统有关。当胃部无食物且胃酸分泌过多时,就可能出现这些症状。此外,过多的胃酸分泌还可能损害胃黏膜,导致胃溃疡、胃炎等疾病。

四、如何适度饥饿,享受健康生活?

1. 规律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

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,坚持一日三餐,保证营养均衡。避免暴饮暴食,即使是美食,也要控制食量,做到七八分饱即可。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2. 适当运动,促进新陈代谢

运动能够加速新陈代谢,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,也有助于控制体重。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-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,例如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

3. 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压力过大

压力过大会导致过度进食,增加肥胖风险。因此,要学会调节压力,保持良好的心态,如通过冥想、瑜伽等放松身心。

4. 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问题

 饿一饿,让身体“大扫除”:适度饥饿背后的健康益处

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,例如血糖、血压等指标异常,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。

适度饥饿,不是简单的“忍饥挨饿”,而是指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,一种生活状态。它能够帮助我们减轻身体负担,增强抵抗力,提高生活质量。当然,任何身体异常的出现,都应先及时就医,进行必要的检查,以确定症状的真正原因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管理您的健康,避免潜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。

参考资料:

[1] 《贪吃,是毁掉健康的第一步!适可而止才能更健康!》.健康时报.2021-10-20

[2] 《一顿饭吃太饱的人,身体在经历什么……》.健康时报.2024-06-12

[3] 《一饿就心慌、手抖?身体可能出现了三大问题》.健康吉林12320.2021-09-08

注意:

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。如有任何健康问题,请咨询专业医师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 protected])

上一篇 2025-04-06
下一篇 2025-04-06

猜您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