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伏养阳 正当时:4种“扶阳”食物,补气强脾,安度炎炎夏日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盛夏时节,酷暑难耐,正是“三伏天”。2024年7月15日,我们正式进入三伏天,长达40天的高温煎熬即将开始
入伏养阳 正当时:4种“扶阳”食物,补气强脾,安度炎炎夏日
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盛夏时节,酷暑难耐,正是“三伏天”。2024年7月15日,我们正式进入三伏天,长达40天的高温煎熬即将开始。在炎炎烈日下,人们往往趋凉避暑,贪凉过度却容易损伤阳气,导致体内寒湿积聚,进而引发各种疾病。因此,在伏天做好“养阳”工作至关重要,才能安然度过盛夏,为来年打下健康基础。
“一年养阳看春夏,春夏养阳看三伏”,伏天养阳,首选食补。俗话说,“要想身体好,饮食是关键”。入伏后,不妨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,帮助身体抵御暑热,强健脾胃,为一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以下四种“扶阳”食物,简单易得,营养丰富,值得推荐:
一、生姜:温阳驱寒,强健脾胃
中医认为,生姜性温,味辛,入肺、脾、胃经,具有温中散寒、解表发汗、止呕、化痰、解毒等功效。俗话说“冬吃萝卜,夏吃姜”,生姜在夏季尤其重要。
夏季人们常吃冷饮,容易损伤脾胃,导致肠胃不适。此时,生姜可以帮助驱寒暖胃,促进消化,缓解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推荐食谱:红糖姜枣煮蛋
材料:生姜、红枣、枸杞、鸡蛋、红糖
做法:
1. 将生姜洗净切丝,红枣去核掰开,枸杞洗净备用。
2. 锅中加水烧开,转小火磕入鸡蛋,煮至定型。
3. 加入姜丝、红枣、枸杞和红糖,小火煮8分钟左右即可。
小贴士:
- 红枣具有补血养血、益气补脾的功效,与生姜搭配,相辅相成。
- 枸杞可以滋补肝肾,提高免疫力。
- 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糖量。
二、三豆汤:补肾祛湿,健脾益气
三豆汤由黑豆、赤小豆和绿豆组成,每种豆子都具有独特的功效,相互搭配,相得益彰。
黑豆:温肾补肾,益精明目,具有扶阳功效。
赤小豆:消暑利湿,解毒排脓,可祛除体内湿气。
绿豆:清热解毒,消暑降温,帮助身体排毒。
三豆汤具有补肾祛湿、健脾益气、清热解暑的功效,特别适合夏季食用。
推荐食谱:三豆汤
材料:黑豆、赤小豆、绿豆
做法:
1. 将三豆洗净,放入电饭煲中,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,浸泡3小时。
2. 电饭煲设置煮粥功能,煮1个半小时即可。
3. 煮好后,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或蜂蜜。
小贴士:
- 三豆提前浸泡,可以缩短煮制时间,也更容易煮烂。
- 煮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保证豆子煮烂即可。
三、韭菜:温阳健脾,促进消化
韭菜味辛,性温,入肝、胃经,具有温中行气、散寒止痛、补肾益阳的功效。韭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对人体有益。
夏季人们容易食欲不振,而韭菜可以促进消化吸收,增强食欲。同时,韭菜还有助于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。
推荐食谱:韭菜鸡蛋炒杏鲍菇
材料:韭菜、鸡蛋、杏鲍菇
做法:
1. 将韭菜洗净切段,杏鲍菇洗净切丝,鸡蛋打散备用。
2. 锅中倒入油烧热,倒入鸡蛋液摊成蛋饼,铲出备用。
3. 锅中再倒入油,加入杏鲍菇翻炒几下。
4. 倒入韭菜,翻炒至微蔫,加入鸡蛋块,调味即可出锅。
小贴士:
- 韭菜不要炒太久,以免失去营养价值。
- 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其他配菜,如虾仁、香菇等。
四、羊肉:温补肾阳,强健体魄
羊肉性温,味甘,入脾、胃、肾经,具有温补气血、益肾壮阳、祛寒止痛的功效。尤其在夏季,食用羊肉可以温补阳气,抵御暑湿,增强体质。
推荐食谱:清炖羊排
材料:羊排、白芷、姜、香菜
做法:
1. 将羊排浸泡去血水,捞出放入炖锅中。
2. 加入没过食材的开水,放入白芷、生姜,大火煮开,转小火炖1个半小时。
3. 加盐调味,撒入香菜段即可出锅。
小贴士:
- 羊排可以提前用料酒和姜片腌制,去腥增香。
- 炖制时间根据羊排的大小和火候调整。
入伏之后,要注重养阳,才能安然度过炎炎夏日。以上四种“扶阳”食物,既美味可口,又营养丰富,值得大家在伏天多多食用。
温馨提示:
- 饮食要均衡,不可偏食。
- 适当运动,增强体质。
- 注意防暑降温,避免过度劳累。
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过炎炎夏日!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