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杯“养生”鸡汤,差点要了命!你真的了解中药吗?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,“养生风”也刮到了年轻人身上。药膳作为养生的首选,既结合了中药的药性,又保留了食物的美味,将药味中和了许多
一杯“养生”鸡汤,差点要了命!你真的了解中药吗?
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,“养生风”也刮到了年轻人身上。药膳作为养生的首选,既结合了中药的药性,又保留了食物的美味,将药味中和了许多。然而,如果不懂科学养生,药膳就可能变成“毒药”,只需要少量就可能导致中毒死亡。
27岁的小张是一位辛勤的上班族,加班到凌晨回家后,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。为了补充体力,他决定做一道“硬菜”——鸡汤。考虑到长时间工作导致脑力消耗,小张决定加入一些中药补补脑。他翻遍冰箱,找到了半只鸡和一小块附片,心想平常鸡汤里也会加一些类似的中药,能提升鲜味和营养。
小张没有多想,就把这两样食材炖在一起,还专门熬制了一个多小时。香味扑鼻,他忍不住喝了一口,却没料到这碗鸡汤差点让他命丧黄泉。没多久,小张就感到身体不适,头晕目眩,意识模糊,最后昏倒在地。
家人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,医生诊断为“乌头碱中毒”,罪魁祸首正是鸡汤中的附片。小张清醒后,才知道自己差点因为“养生”而丧命,不禁后怕不已。
为什么平常的鸡汤里加一些中药没事,而加了附片就中毒了呢?
附子,又称乌头,是一种特殊的中药材,性大辛大热,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,常用于医学临床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随便食用。
医生在使用附子时,会非常谨慎,只有阳虚的人才能服用。即使开具了含有附子的中药,医生也会嘱咐患者“提前煎、单独煎”,至少要煎制一个小时左右。
附子虽然是一味良药,但也如同“双刃剑”,用得好可以救人,用不好就会害人。因此,一定要遵从医嘱,切勿随意使用。
小张的“中毒事件”并非个例。今年6月份,昆明一位男子因为喝了自己泡制的300ml药酒,也因乌头碱中毒昏迷。他的儿子发现父亲昏倒后,紧急送医治疗,经过洗胃、血液灌流、药物导泻和活性炭吸附等一系列措施,才在第二天清晨将父亲从鬼门关拉回来。
这位男子平时有风湿性关节炎,喜欢用一些中药泡酒来暖身,却不知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。他将药酒当作宝贝,却不知这“宝贝”差点要了他的命。
乌头碱中毒的根源在于乌头属植物,如川乌、草乌等常见中草药,这些药材具有祛风湿、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于治疗相关疾病。但很多人只知道它的功效,却忽略了其副作用和毒性。
乌头碱属于双萜类生物碱,进入人体后会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反应。如果摄入量过大,会引发心脏收缩力增强、血压升高,最终导致心跳停止。
很多人觉得西药的不良反应很多,而中药的不良反应则“尚不明确”。然而,“尚不明确”意味着风险未知,如同开盲盒,可能会导致副作用或延误病情。
并非所有中药都是好的,不懂就不要随便吃。对于“听说效果很好的”中药,也要谨慎对待,了解其功效和禁忌,避免出现类似小张和昆明男子这样的悲剧。
为了避免药膳中毒,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1.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材,尤其是剧毒中药材,如附子、乌头等。
2. 在使用任何中药材之前,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,了解其药性、功效和禁忌,并遵从医嘱。
3. 不要相信民间偏方,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中药材。
4. 不要自行制作药酒,因为药酒的配比和制作工艺都很复杂,很容易出现错误。
总之,养生要科学,不要盲目追求“偏方”或“奇效”。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也要注意安全,避免因“养生”而“中毒”!
参考文献:
【1】光明网:3毫克致命!半夜炖养生鸡汤随手加了“它”27岁小伙喝下后神志模糊紧急送医院抢救 2023-09-01
【2】泡酒和制作药膳应小心乌头类药物中毒 家庭生活指南
【3】光明网:昆明一男子喝完这种酒中毒昏迷!医生:含有它,2到4毫克就能致死! 2024-06-21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