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饰发黑就中毒?金银首饰有辐射?这些关于饰品的传言,你信了吗?李女士的孩子一直戴着外公外婆送的银手镯,最近却发现手镯变黑了。孩子最近夜里常莫名哭闹,李女士担心孩子“中毒”,急忙带孩子去医院
银饰发黑就中毒?金银首饰有辐射?这些关于饰品的传言,你信了吗?
李女士的孩子一直戴着外公外婆送的银手镯,最近却发现手镯变黑了。孩子最近夜里常莫名哭闹,李女士担心孩子“中毒”,急忙带孩子去医院。医生了解情况后,建议孩子进行尿汞检测。结果发现,孩子体内汞含量超标,需要立即进行驱汞治疗。李女士这才想起,前段时间家中打碎了一个水银温度计。银手镯变黑竟预示着中毒?难道它真的有测毒功效吗?
生活中,许多人佩戴银饰,却发现银饰逐渐变黑,引发了人们对银饰的种种猜测。古人用银针试毒的传说,更是让“银饰变黑是因为体内毒素”的说法深入人心,这究竟是真的吗?
一、银饰发黑,真是体内有毒素吗?
古人以银针试毒,主要针对的是砒霜和鹤顶红,这两种毒物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。然而,三氧化二砷并不会与银发生反应。古代的提纯技术有限,毒物中往往混杂着硫磺和硫化物。当银针接触这些物质时,在氧气的作用下会迅速生成黑色的硫化银。也就是说,银针试毒并非检测出毒物本身,而是检测出了毒物中不纯杂质,可谓是歪打正着。
那么,生活中银饰变黑的原因是什么呢?实际上,银饰变黑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:
- 时间因素:长时间佩戴银饰,表面会形成一层灰黑色的硫化银,导致银饰表面变暗失去光泽。
- 硫元素接触:空气、汗液、食物中都可能含有硫元素,银饰长期与这些物质接触也会导致发黑。
- 氧化反应:银饰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黑色的氧化银,导致颜色变黑。
二、金银首饰有辐射,还致癌?
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耸人听闻的说法,比如金银首饰具有放射性,长期佩戴会导致患癌。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?
放射性是指元素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衰变,最终成为稳定元素的过程。原子序数在83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。而金的原子序数为79,银的原子序数为47,两者都不属于放射性元素。因此,佩戴金银首饰会给身体带来辐射的说法毫无根据。
还有一种说法称银手镯会导致铅中毒,让孩子变笨。的确,铅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,一些厂家会在首饰生产过程中添加铅,以提高柔韧性和降低成本。但是,我国的相关标准明确规定,首饰中的铅含量必须小于1%。只要符合标准的产品,就不会导致身体中毒。
三、警惕金银首饰对孩子的潜在危害
虽然金银首饰本身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危害,但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金银首饰对孩子来说存在潜在风险:
1. 划伤/割伤:一些首饰造型带有尖爪,儿童活泼好动,佩戴后容易被划伤或割伤。
2. 皮肤过敏:商家为了提升首饰的美观度,可能会添加一些重金属,而儿童皮肤娇嫩,容易受到刺激导致过敏。
3. 误食:一些体积较小的水晶或串珠可能脱落,容易被儿童误食,甚至造成窒息。
4. 影响发育:如果首饰过紧,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,甚至导致肢体缺血性坏死。
四、这4种首饰,白给都不要!
除了金银首饰,还有一些首饰,医生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佩戴,长期佩戴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。
1. 仿真饰品
仿真饰品为了追求光泽和柔韧性,经常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铅、镉、镍等重金属元素。这些元素在佩戴过程中容易通过汗液析出,与皮肤接触进入体内,引发皮肤过敏或发炎。过量吸收重金属,甚至可能伤害神经系统。
据媒体报道,2017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市场上的饰品进行抽检,发现多款饰品铅、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,其中一款手链甚至查出近千倍的镉超标。
2. 染色玛瑙
央视第七频道《聚焦三农》栏目曝光了某地加工玛瑙的小作坊染色过程。他们使用一些有害的化学品对玛瑙进行染色,甚至工人在染色时都十分谨慎,避免液体接触皮肤。这些染色液体排放到排水沟中,肉眼可见发绿。
小作坊生产的染色玛瑙,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,佩戴时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被身体吸收,对中枢神经系统、肝肾功能造成破坏,甚至可能造成DNA损伤,诱发癌症。
3. 鸡母珠串
鸡母珠又称相思豆,主要产于两广和云南等地。鸡母珠外壳坚硬,一般误食不会中毒。但如果外壳破损或被嚼碎,即使少量也会带来剧毒。仅需3微克鸡母珠毒蛋白就能致命,而一颗鸡母珠中的毒素含量超过3微克。一旦外壳破损误食,将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
4. 朱砂饰品
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赖燕介绍,朱砂是从硫化汞矿物中提取的物质。经过高温煅烧后,会分解成具有剧烈毒性的游离汞。不慎服用会导致汞中毒,严重者甚至会致命。
五、理性对待饰品传言,避免不必要的恐慌
网络上关于饰品的传言很多,我们需要学会辨别真伪,避免不必要的恐慌。在选择饰品时,应尽量选择正规品牌,并注意查看产品说明和安全标准。同时,佩戴饰品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:
- 选择材质安全、工艺精良的饰品。
- 避免长时间佩戴,尤其是儿童佩戴。
- 定期清洁饰品,避免细菌和污垢积累。
- 发现异常情况,及时停止佩戴,并咨询专业医师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