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35年,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:6种健康长寿食物帮你开启“长寿模式”据悉,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和老年人死亡率的连年下降,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加重,预计到2035年后,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将达到4亿以上。这意味着10年之后,几乎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,整个社会对于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
2035年,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:6种健康长寿食物帮你开启“长寿模式”
据悉,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和老年人死亡率的连年下降,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加重,预计到2035年后,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将达到4亿以上。这意味着10年之后,几乎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,整个社会对于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。而中国人讲究“民以食为天”,饮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。
去年7月,一项基于欧洲近25万人的试验调查显示,老年人常出现的心血管问题可以通过食用特定食物得到改善,而很多人“离世”的原因居然就是“吃错饭”。全球每年超过20%的人因吃错饭去世,古人云“病从口入”,这句话在中国十分常见。
每次看医生,医生总会再三叮嘱我们什么不该吃,什么要多吃,才能帮助身体恢复健康。国外权威机构对1990年至2017年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死亡人数以及死亡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,发现多个相同的潜在因素,并将这些因素归类整理为15个类别,同时还发现了男女之间的差异。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倒推,发现超过1100万人因不当饮食诱发疾病去世,占到每年去世人数的22%左右。数据显示,男性的主要致死原因是高钠饮食,而女性的主要致死原因则是全谷物食物摄入不足。
那么,究竟什么是高钠饮食和全谷物食物?高钠食物顾名思义,就是含有大量钠离子的食物,通常指我们常吃的下饭菜和下酒菜,例如熏肉、腊肉、火腿肠、腌菜、豆瓣酱、鸡精味精、蚝油等。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点——盐多味大,而我们日常摄入钠离子主要是通过食用盐和调味品。然而,一旦日常食用过量,就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,增加细胞脱水坏死的可能性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人体会加快细胞分裂和繁殖,增加出现癌细胞的可能性,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常说“吃烧烤和泡菜容易致癌”。
全谷物食物摄入不足则与我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关。例如,我们现在常说的五常大米、精致小米等,都不算全谷物,因为在加工过程中,谷物原本的“皮”被剥掉了。我们日常食用的是“精致碳水”,这类碳水易消化,口感好,但分解后会变成糖和水分。糖吃多了会“缺水”,就像我们喝饮料越喝越渴,而喝水几口就“饱了”一样。因此,食用精致碳水越多,身体越缺水,缺水会导致一系列慢性炎症,长期保持会导致肥胖、“三高”以及多种心脑血管疾病。
那么,哪些食物能够缓解这些问题?其实这些食物常见且价格不贵。
6种健康长寿食物
研究显示,要避免心血管疾病,以下6类食物要经常食用,同时也要降低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取,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。
1. 两餐之间吃水果
我国营养专家刘博研究发现,人体在两餐之间吃水果是最佳选择,可以帮助缓解饥饿,同时补充维生素和水分。但要注意,有些水果含有大量糖,不能多吃,例如荔枝、山楂、苹果和香蕉等。
2. 新鲜蔬菜赶紧吃
中国人其实都明白吃蔬菜的重要性,但吃蔬菜也有讲究,例如一次不要买太多,因为新鲜蔬菜和长时间存放的蔬菜营养价值相差很大。同时,也要忌讳把蔬菜存放在水中和通风处,最好是放在冰箱里后尽快吃完。
3. 吃原味的坚果
你可能会对这个提醒产生疑问,原味坚果和其他味道的有什么区别?其实差别很大。坚果之所以叫坚果,是因为其壳十分厚实,为了让坚果入味,厂家会将其与大量的糖、盐等调味品一起翻炒,所以其他味道的坚果并不健康。
4. 多吃鱼,但有几种要少吃
大家都知道日本排放“核废水”的消息,但其实海鱼受污染的原因不止如此。像金枪鱼、金目鲷以及各种食肉性鱼类,因为食用了大量的小鱼,所以体内积累了大量的金属分子。重金属污染是这些海鱼身上常出现的问题。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鲢鱼、鲟鱼、鲈鱼等鱼类基本上都是人工饲养,多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5. 经常换几种做法吃“豆”
大家都吃过“素肉”,众所周知这种食物是由豆制品制作而成的。虽然肉类和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差不多,但豆制品还有调节血脂的作用。我国对于豆类的做法可谓是多种多样,什么豆干、豆皮、豆浆、水豆腐、豆腐脑各种各样的做法可以慢慢换着吃,只要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就好。
6. 经常喝奶,但要注意方式
我们常说现在的小孩高是因为喝了牛奶,吃的营养好。这确实是一方面,但其实对于我们中国人的体制来说,有一部分人喝不了所谓的“牛奶”。乳糖不耐受是许多中国人身上的特征,表现形式就是喝了牛奶没过多久就会拉肚子,并且不吸收。为了防止这种情况,可以更换为酸奶,或者用奶来泡坚果一起食用,这样不仅一举两得,还能避免空腹饮奶出现的不吸收情况。
参考资料:
[1] 郑淼,毛学韫,朱飞云等.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植物性饮食与死亡的关系[J].中华疾病控制杂志,2023,27(06):633-638+644.DOI:10.16462/j.cnki.zhjbkz.2023.06.003.
[2] 曹志.高龄老人健康行为、认知功能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分析与防控管理[D].天津医科大学,2020.DOI:10.27366/d.cnki.gtyku.2020.000670.
[3] 师红红.碱性饮食对慢性肾脏病影响的Meta分析[D].山西医科大学,2019.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,文字、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,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,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。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!我们尊重版权,也致力于保护版权,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!(Email:[email protected])